計畫走訪北角,原本是要來賞桐花的! (香港也有桐花ㄛ??)
呵! 這裡不是香港島最北邊的那個住宅區啦! 而是位於新竹尖石鄉義興村的北角部落啦!
可惜5月上旬連日的大雨,早把桐花打的稀稀落落,走在北角吊橋上,雖沒有看到白雪靄靄的油桐花,卻有另一種豁然開朗的不同感受~
↓北角吊橋. 流經新竹尖石及內灣的油羅溪上,共有3座風情各異的吊橋,而位在最上游的北角吊橋,卻是全台灣單跨第2長的吊橋ㄛ~
↓橋頭的獅子正張口笑著,歡迎遊人的探訪.
↓走過吊橋,就可循著步道,探尋馬胎部落的油桐花古道,或者到北角香草農場喝個下午茶,晚上還能賞螢,實在是太豐富了!^^
↓北角吊橋全長224公尺,僅次於350公尺長的南投縣坪林吊橋,為全台第二長的鐵線橋,寬度約1.2公尺,橋墩高19米,採"紅橋門架與鋼纜懸吊系統"設計,相當雄偉! 一進入尖石鄉,老遠就可以看到這座新竹縣第一長的吊橋,顯眼的紅色吊橋,除了溪兩岸的橋墩之外,中央沒有任何的支稱,行走其上,自然有不同的感受,從2008年啟用以來,已經成為新竹尖石鄉的地標.
↓對面山麓還是可看到僅存的桐花五月雪~
↓吊橋邊的"北角香草農場",入園費$50,可抵消費,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它的門牌,北角24號,不知是不是海角7號的續集?
↓既然已經沒有桐花,那就來走走油羅溪上的第2座吊橋-內灣吊橋吧!
↓內灣吊橋全長約147公尺,寬2.6公尺,在油羅溪上設有2座吊索橋架基墩,搭配山水美景,遠遠看極具美感.
↓不過,既然,已經,來到內灣,當然不會放過內灣老街的....小吃,所以,撩落去了~~~
↓看~內灣車站前都是大啖美食的遊客~
↓老街上有一家"童玩福利社",可以發現許多懷念的童年古早味.
↓哇! 小時候的零食~
↓回憶真的是人生旅程中最有價值的紀念品,所以要好好把握,不要虛度光陰ㄚ!
↓漫畫內灣村.
↓突然發現一台神奇的可樂販賣機.
↓投幣後掉下可口可樂,先打開瓶蓋喝一口,然後鎖上瓶蓋,將可樂上下顛倒~~
哇~ 可樂竟然瞬間急凍,還可以看到上面形成的碎冰哩!! (嘆為觀止~) 不過這種神奇怪東西,還是不要多喝的好!哈哈~
↓來到內灣,內灣最有名當然就是野薑花粽,這家"彭老師野薑花粽"是創始店,還是雙十國宴的指定餐點ㄛ~
↓野薑花粽價格好便宜,小巧一顆才$15.
↓一打開就有淡淡的野薑花香,雖然不是很緊實的口感,但糯米粒粒分明,而且餡料炒的好香,山胡椒、香菇、黑豬肉,喔! 超對味!推薦!
↓野薑花哪有? 就在內灣吊橋附近的小路旁,有一小片的野薑花田.
↓這家"大嬸婆紫玉菜包"是排隊的人氣店.
↓有白色的原味菜包(白蘿蔔)、紫色的山藥菜包(芋頭絲)、綠色的艾草菜包(蘿蔔乾)、紅色的紅麴菜包(白蘿蔔),每個$25.
↓這是紫玉菜包,也就是山藥菜包(芋頭絲).
↓內餡的口感好像芋頭山藥泥喔! 卻是鹹的口味,跟一般的菜包不太一樣,滿特別的.
↓天主堂對面的古早味生烤玉米,3支$100.
↓嗯~醬料還不錯,但明明是炭火燒烤,卻沒有明顯的古早味,是我吃太多,味覺錯亂嗎?
↓若你以為不旅不行這樣就滿足了?那就太小看偶了! 我來到這家"葉媽媽客家湯圓",哈哈~
↓客家鹹湯圓$60,完全重口味,白湯圓加了紅蔥頭、蝦米、乾香菇、韭菜...等,又香又夠味,好吃哩!! 而且很大一碗,兩人吃也ok.
↓乾粄條$50,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.
↓薑絲炒大腸$100,是客家菜必點,QQ有嚼勁,若再酸一點會更好.
↓客家小炒$100,也是客家菜必點,最適合下飯,雖然有一點油,但口味還不錯耶~
↓沒看到油桐花,但有野薑花,還有這仙人掌花,希望能有更多錢好花~哈哈哈!
延伸閱讀:
(旅遊) 2012.01 新竹內灣老街-劉興欽漫畫發明展覽館+竹東湯圓節